着眼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路线图确定

editor01

2022-01-04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对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未来数年智能制造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路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专家表示,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截图_20220104141357.png

明确两步走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此次发布的规划包括现状与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即“两步走、四大任务、六个行动、四项措施”。

据王卫明介绍,“两步走”是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四大任务”是指: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六个行动”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四项措施”分别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开放合作。

不仅如此,规划对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做出具体的部署,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称,规划专门部署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推动“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智能制造最佳实践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

专家表示,眼下,各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以发展智能制造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在先进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我国也在不断强调稳定制造业比重,但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应该分层级、分梯度进行,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我国智能制造“走出去”。

智能化转型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培根表示,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制造,特征是智能。智能只是手段、工具,即使再先进的智能,也需要融入制造实体才能发挥效能,否则智能只会是空中楼阁。当然,若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强力支撑,制造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很难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事实上,2021年4月,工信部就已经公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在目标中提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重点行业、区域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分别超过20%和15%。

在近日正式发布的规划中,则改为“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减少了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的量化要求。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2万家制造企业开展成熟度自诊断,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303个城市,涵盖31个制造业大类。整体看来,我国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仍然偏低,1级及以下企业占自诊断企业总数的73.26%,2级到5级企业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3.03%、6.53%、3.52%和3.66%。

对此,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已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智能制造企业可以被划分为5级,2级侧重自动化与部分数字化,3级侧重于数字化,4级以上侧重智能化,但制造业各行业间技术、痛点都不同,需要与其适配的、根据实际情况更新的标准,以促进供应链协同。

业内人士认为,新设置的转型目标对智能制造能力的实际要求并未减弱,只是更有助于企业进行自我评估,目前行业标准已经形成了从上到下的体系框架,此后每个行业乃至个体企业都要制定自身的细化标准。

专家建议,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应该分层级、分梯度进行。大企业应在自身实现智能化的前提下,着力推动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协同,积极推广智慧供应链。中小企业更加需要以场景、产线等更加集中的单元为主体的试点示范。支持解决方案供应商针对中小企业共性需求搭建资源和能力共享平台,形成轻量级、低成本、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构建新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由工信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也于近日正式发布。

据王卫明介绍,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机器人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中长期市场潜力较大。

2022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实施。在此背景下,《“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均提出,推进产品、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实现合作共赢。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全国清单缩减至31条,自贸区负面清单中的制造业条目已清零。

专家表示,伴随全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疫情挑战,中国乃至亚太的区域智能制造供应链重构互补互助,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大量机会。通过区域性经贸合作,不仅可以拓展广阔市场,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也能够得到重新整合,提升智能制造的协同效率,增加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